时斛白斑膏 http://www.lvyouxfnet.com/52213.html
近日,这样一条“庞然巨鲫”在许多钓鱼爱好者中热传,据称,这条“巨鲫鱼”是一位云南渔民在盘江捕获的,重达惊人的30多斤!
鲫鱼能长到30斤?可能吗?确实令人难以置信!
经过了解后发现,这并非普通的鲫鱼,而是一条“暹罗巨鲤”——现存最大的鲤科鱼。
而这条“巨鲫鱼”就是图中的这位渔民,在云南的盘江里,养殖长大的。
“暹罗巨鲤”从体型上看,扁圆更像是鲫鱼(鲫鱼也是种鲤科鱼),而不像常见的鲤鱼那么粗圆。
不过,这种“巨鲫”体型可远比本土的野生鲫鱼庞大,在东亚一些记载中,这种“巨鲫”可以长到斤两米长,两三百斤,令人瞠目结舌!
本土鲫鱼
可是,这种“巨鲫”原来只有泰国、越南一带才有,为何云南会出现?
原来,暹罗鲤因为肉质细嫩、体型庞大,是一种经济非常高的养殖鱼种。
很早以前,国内就开始引入养殖——可惜一直不太成功,而上面这条“巨鲫”,可能是国内目前最大的“暹罗鲤”!
(据称,这种养殖技术,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发展,已经日趋成熟...)
外来物种被引入养殖后,往往会向自然水域“渗透”,一些外来物种适应下来后,会快速繁衍生息,甚至泛滥成灾。
比如罗非鱼、美国叉尾鮰等等,这种“巨鲫”会不会“复制”它们的入侵轨迹,在中国的自然水域中“落地生根”?
原产于温带地区
毕竟,对于一些钓鱼爱好者、喜欢捕鱼的人来说,水域中出现新奇的鱼种——特别是这样的“庞然大物”,总是让他们很激动。
(甚至有喜欢钓鱼的网友感叹,如果这种鱼能在我国“泛滥成灾”该有多好)
也就说,以后咱们去河里钓鱼,有可能钓起这种鱼吗?
自然水域中可能出现这种巨物吗?
目前来看,可能会让一些钓鱼爱好者感到遗憾——这种鱼属于温带鱼,适宜温度在25°-28°,低于15°就生命体征下降。
而我国的大部分地区,冬季气温都可能降到0°左右,这种“巨鲫”在自然水域中过冬,难度非常高!
(云南冬季气温相对较高,加上渔民会提前在养殖水箱上加盖保温)
不过,罗非鱼原来也被认为是热带鱼,没法在自然水域中过冬,可是现在看来,它们却在许多相对较寒冷的地区(比如广西、贵州),生活的很好。
因此,也很难说这种“暹罗巨鲤”会不会在国内的自然水域开始进化,能抵抗寒冬呢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