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冬季之后,随着气温的降低,水温也随之下降,淡水鱼类中耐寒能力较差的鱼基本停止摄食进入半冬眠状态。只有耐寒能力较强的鲫鱼和鲤鱼仍然进食。鲤鱼最适宜的水温是摄氏15—25度,水温低于摄氏10度时鲤鱼游动速度减慢,回游距离和活动范围减小,食量也会随之减小,水温低于摄氏5度以后,鲤鱼基本停止摄食进入半冬眠状态。
进入初冬之后,虽然天气寒冷,但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,水面不会结冰,3米以上水深的水底温度仍然在6——10度,因此鲤鱼仍然会小范围觅食,此时的鲤鱼虽然可钓,但在饵料的搭配和使用上,与夏秋季节相比是有一定区别的。
一、饵料的色泽与状态
进入初冬之后水温变低,水中浮游微生物等沉附水底不再活动,使水质相对清澈,鱼在水中的可视距离增大,因此窝饵和钓饵的颜色、尤其是钓饵的颜色和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小编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并经过多年实践验证,鲤鱼喜爱的颜色首选正常人视觉中的深红色,其次是深咖啡色,其它如白、黄、绿、黑等颜色没有明显效果差异。钓饵的状态首选不规则型絮状,其次是弯曲的条状,再其次是茸球状。可使用生物饵,也可以使用面食饵,用红虫做钓饵时可每钩挂3-5条;用蚯蚓做钓饵时与夏秋季节是有区别的,初冬要尽量使用小红蚯蚓穿满钩;用面食饵时,要在能包住钩的前提下尽量减小面团,而且面团要粘、要软。使用生物饵料时可选择红虫、小红蚯蚓、蜂蛹、面包虫、黄粉虫等。使用面食饵时可选用市面上现成的商品饵。选用腥香型鲤鱼饵即可,或者自己动手配制饵料,必要时可加入适量的食品色素调整颜色。
二、饵料气味的区别
总体来说,鲤鱼所喜爱的饵料气味是香、腥、微甜、微臭等气味的混合味,但详细的说,就要根据不同的季节有所侧重,初冬要侧重腥、香、甜。因此进入初冬之后钓鲤鱼用饵要以腥为主,辅之香、甜味,而且由于在较低水温中水分子密度增大,致使气味扩散速度减慢,饵料的气味要相对于夏秋季节浓一些,特别是在使用窝饵打窝时,如果能用热水和饵,使饵团带着50度左右的温度抛入水中,会明显增加饵料气味的扩散速度,缩短发窝时间。也有人在饵料中加入少许曲酒来提高气味的扩散速度,但要注意酒味会冲淡饵料的腥味,所以如果在而料中加酒,就要使用更多一些的腥味成分,否则会适得其反。有经验的垂钓爱好者在初冬时节一般多使用红虫粉或者蛤蚧(中药)浸泡过的酒。
三、饵料的用量和方法
初冬水温较低,鱼的食量很小,窝饵的用量要比夏秋季节少很多,要轻施薄撒,而且打窝时要尽量减小窝饵入水时的声响,以免惊走本来就已经在窝区水下的鱼,冬季鱼的活动范围小,一旦被惊走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回到窝中,特别是在水库等大水面甚至一去不回,因此打窝时要尽量使用打窝器,避免响声。总之,在低温的初冬钓鲤鱼,窝饵气味要浓,颜色要红,用量要少;钓饵应首选生物饵,其中又以红虫为首选,其次是小红蚯蚓,然后才是其它。用面食饵做钓饵时,不仅要调整好色、型、味,还要粘、软、小。
四、钓具钓组的选择
1.钓竿
初冬垂钓鲤鱼既可以选择海竿也可以使用手海两用竿。使用海竿的话小编建议大家选择长度在2米以上的钓竿,较长的海竿上鱼后领鱼、遛鱼操作方便。需要注意的是海竿竿稍不可以太硬,软点的为宜,这样鱼咬钩时反应灵敏,利于观察。使用手海两用竿的话,小编建议大家使用4.5米左右即可。
2.鱼线轮
能装直径0.23毫米的鱼线米左右的优质渔轮为最好。渔轮质量好,不易出问题,操作也方便,特别是在上了大鱼后遛鱼更加能显示出优越性。
3.鱼线
鱼线的话小编建议大家选用质量好,拉力强的。两用竿用线直径在0.3-0.23毫米之间为宜;海竿用线直径在0.25毫米左右为宜,一般不要超过直径0.3毫米,太粗的鱼线影响钓鱼效果。两用竿用线一般在-米左右;海竿用线一般在-米左右。
4.鱼钩
根据小编多年的垂钓经验,鱼钩可以选用伊势尼的4-9号或者于只0.5-3号为最佳。因为这样的鱼钩钩柄短,钩门宽,强度大,特别适合垂钓鲤鱼使用。用钩大小的原则是:钓边钓浅或者鱼较小时用小钩,钓远钓深或者鱼较大时使用大钩。总之,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大小的鱼钩。
白癜风有哪些表现症状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